民俗体育铜鼓舞古老的舞蹈体育西

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铜鼓舞是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年5月20日,铜鼓舞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于云南楚雄出土的铜鼓,距今已有多年。铜鼓可能由铜釜演化而来,原为炊具或礼器。明代《蜀中风俗记》中载,婚丧与年节时,当地都要“击铜鼓歌舞”。同时,铜鼓舞与祭祀或巫术(驱病祈福)活动也紧密相关,如宋代史籍上说:“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病不知医,尚跳鬼,数人为群,击鼓鸣钲,跳舞呼号”。

文山壮族铜鼓舞

古代岭南西部的广西盛产铜,《旧唐书·地理志》说: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八记载: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山铸铜。东汉马援南征时曾获得大量的骆越铜鼓。由此可见,壮族先民是较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地区铜鼓的纹饰特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粤桂式的铜鼓,其纹饰是中原地区商、周时代习见的云纹、雷纹、席纹等,另一类为滇桂式型的铜鼓,有翔鹭纹、舞蹈纹、划船纹等,民族特点较为浓厚。晋朝人裴渊《广州记》(转引自郑师许《铜鼓考略》有:俚僚铸铜为鼓,鼓为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镲,执以叩敲,叩竟,留遗主人也。铜鼓纹饰上的舞蹈人象和史书上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在铜鼓铸成时招致亲朋,欢乐舞蹈的习俗。

古代铜鼓是部落统治权力的象征,到明、清两代时,广西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部落首领地位衰落,铜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只作为一种乐器流传于民间了。

史书有壮族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及节会则鸣铜鼓之载(清罗士琳著《晋义熙铜鼓考》)。这种习俗至今还在壮族村寨中流行着,每当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群众便兴高采烈地抬出铜鼓来敲击。每村的铜鼓队,由音调高低不同的两面公鼓和两面母鼓组成,公鼓的体积较小,音调高亢,母鼓体积较大,音调低沉。敲击时,四个鼓手双手持竹片,右手击鼓心,左手打鼓边,节奏多变,音调谐和。

流传于西南彝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的民间舞。以击打铜鼓而舞为特征。铜鼓舞是最古老的舞种之一。苗族铜鼓舞是一人击鼓并兼领舞,他击出时快时慢节奏有序的鼓点,自己随之起舞,众人环绕他,时进时退,踩着鼓点舞蹈。

彝族称为“妻丽”。是云南东部彝族人民喜爱的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麻栗坡、西畴等县。由于跳“妻丽”时,击铜鼓伴奏,故叫铜鼓舞。

铜鼓最早用作炊具,古代南方民族亦作为礼器,是权力的象征。其声洪远,故又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铜鼓被视为吉祥之物,平时妥善保存,遇隆重节日或婚丧礼仪才击鼓而舞。据《唐书?南蛮列传》载:“击铜鼓,吹木角,歌舞为乐。”明代《蜀中风俗记》载:“马湖之夷,岁暮百十为群,击铜鼓歌舞,饮酒穹昼夜以为乐。”“婚姻以牛、酒为聘……会聚击铜鼓,吹角。”“丧葬击鼓唱歌,男女围尸跳跃,举哀而散……。”(《贵州嘉靖通志》)这种习俗至今仍保留在水族等少数民族的丧葬活动中铜鼓舞也与祭祀、宗教活动紧密相连,《南州异物志》中记有以击鼓为伴奏而舞的祭祀活动。宋代以后,西南诸民族因生活贫困,缺医少药,在染疾患病之时,即“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病不知医,尚跳鬼,数人为群,击鼓鸣征,跳舞呼号”(《黎歧纪闻》、《宋史?蛮夷列传》)。成立后,铜鼓舞多用于年节庆典活动中,成为群众自娱性的舞蹈。

掌坳苗寨每年过苗年和吃新节时,都要跳铜鼓舞,在雷公山区所有的铜鼓舞中,可谓独树一帜,它的鼓点复杂多变,声音粗犷激越,舞步奔放雄浑而热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沉而稳健;动作随着鼓点,多方向跳跃旋转交错组合,其幅度之大,难度之高,实为民间舞蹈中少见;全身足蹈手拍口中还发出阵阵“嗨嘁嘁,嗨嘁嘁!”的声音;这些古朴粗犷的舞步,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如“鸡打架舞”,它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雄鸡格斗的姿态,反映苗族人民的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精神。“捉螃蟹舞”则是反映劳动之后,为消暑而下河捉螃蟹的愉悦之情;“送鼓舞”是反映节日即将过去,将铜鼓送回藏洞中存放,待来年过节再敲的依依之情;总之,掌坳铜鼓舞舞姿变化较大,时而娇柔优美,时而刚健雄劲、舞步舒缓自如,神情豁达展畅,给人以力的欣赏和美的享受。

相关资料:

铜鼓在古代曾有多种用途,它既是乐器、祭器和礼器,又曾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代以后,仍用于祈神、祭祀、治病、丧葬、娱乐等活动,并用鼓声传递信息。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铜鼓,多是出土文物或传世古物,件件都是铸有纹饰、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周边有青蛙、蟾蜍饰物及翔鹭纹,鼓身有羽人舞蹈纹,竞渡纹,或通体云霄纹等。铜鼓上的纹饰,多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神奇奥秘之感,吸引着人们对它的内涵进行探索。

近代出土的铜鼓与保存在少数民族中的铜鼓,其形制和纹饰各有不同,由此反映了当时当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意识,帮助我们探索铜鼓舞中古文化的遗存。如蛙饰:多是立体造型,四只匀称地分铸在鼓面的边沿,反映出古代农耕民族对蛙的重视、蛙的图腾崇拜。壮族至今还有祭青蛙的节日,认为蛙是雷神的女儿,通过它可以祈求雷神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又如太阳纹:它与古民族的太阳崇拜有关,著名的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上,就画有许多这一类型的铜鼓与铜鼓舞的场面。

画面上,铜鼓置于江边,许多人物姿势相同,向同一方向欢呼雀跃,像是在击铜鼓起舞,祭祀江神。再如广西博物馆存的世界最大铜鼓:直径厘米,重公斤,鼓面中心是太阳纹,铜鼓上的翔鹭纹认为是水鹤和鹭鸶,水鹤能测风雨,鹭鸶善捕鱼,以此纹饰寄托渔民出海平安、丰收的心愿。羽人舞蹈纹和竞渡纹是当时歌舞娱乐、龙舟竞渡的描绘,这些纹饰有助于研究古代风俗和舞蹈文化的源流。

传承现状: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是开展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主阵地,是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支撑点。其中壮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彝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八宝镇里洒村、麻栗坡县董干乡新寨、城寨村(后两村为一点)。

在授牌仪式上,里洒村村长王国文双手捧着“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的牌子和元传承活动经费,激动地说:“近年来我们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曾多次受邀到镇上或县上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没想到我们的铜鼓舞会得到国家如此的重视,我们不但要一代一代地跳下去,而且还要跳到文山,跳到昆明,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

据文山州文化馆馆长王瑛介绍,州、县对铜鼓舞传承和发展的相关措施主要是:不断充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文字、音乐、音像、器具等相关资料,建立传习活动及传承人档案。成立州、县、乡(镇)、村四个级别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责任制的规范保护;以实物、图、文、音像等艺术形式,在文山州文化馆及广南、麻栗坡两县文化馆分别建立“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民俗展厅;在广南、麻栗坡两县分别建立“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示范点的传承活动场所(兼传习所),扶持铜鼓舞老艺人进行传习活动,培养年轻一代;以学校为示范点,将铜鼓舞蹈编入学生课间操中,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得到铜鼓舞的优美音乐旋律和舞蹈韵律的感染和熏陶。

文山铜鼓舞凝聚着壮、彝人民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才智,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壮、彝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铜鼓舞文化折射出壮、彝人民勤劳、聪慧、淳朴、善良的性格及审美观念,是研究壮族、彝族社会历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在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文化工作者经过近3年多的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和组织申报,《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于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者/来源: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guzx.com/tgtq/19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